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

收藏本站
< 学院专区 < 集团动态 < 学院专区 < 单仁行 23万一手的“酱香型科技”,茅台,怎么越到春节越飞天?

23万一手的“酱香型科技”,茅台,怎么越到春节越飞天?

单仁行
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781天 经常有网友调侃说,中国的科技只有两种,一种是酱香型科技,一种是浓香型科技。 当然,这只是调侃嘛。 而对应的中国的消费者也只分为两种,抢到茅台的,和没抢到茅台的。 也怪不得网友们吐槽,茅台现在早已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,能喝的到的. 就连股票也是越到春节,涨的越高,截止2月初,茅台的股价已经到达2300块钱每股,领跑整个大A。 可以说,20万一手的茅台,已经成了股票中的奢侈品,买入茅台股票的投资者,机构就占了8成以上。 那么,是什么让


单仁博士

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781天  


经常有网友调侃说,中国的科技只有两种,一种是酱香型科技,一种是浓香型科技。

 

当然,这只是调侃嘛。

 

而对应的中国的消费者也只分为两种,抢到茅台的,和没抢到茅台的。

 

也怪不得网友们吐槽,茅台现在早已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,能喝的到的.

 

就连股票也是越到春节,涨的越高,截止2月初,茅台的股价已经到达2300块钱每股,领跑整个大A。

 

可以说,20万一手的茅台,已经成了股票中的奢侈品,买入茅台股票的投资者,机构就占了8成以上。

 


那么,是什么让酱香型科技如此值钱,又是什么推高了茅台的股价呢?


茅台股价如此逆天的原因,主要在于茅台这个企业的三高属性。

 

哪三高?

 

高壁垒,高品牌价值,高资本回报率。

 

什么是一家企业的壁垒?

 

这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,它可以是专业技术,也可以是原材料质量,甚至也可以是品牌价值。

 


那么,茅台的壁垒又在哪里呢?

 

第一个壁垒那就是原材料,不管是茅台的售价,还是茅台的股价,都是建立在酒本身上的。

 

从茅台酒本身的价值的来看,原材料主要是高粱和小麦,这似乎和别的企业没有什么不同,但细究下去,还是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

我去了贵州茅台镇,详细了解过茅台酒的构造过程,其实整个工艺过程是非常考究的。

 

酿造茅台所需要的是小高粱,来自于贵州省的仁怀县,这里种植高粱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。

 

仁怀县产出的高粱与其它地方最大的不同在于粒小皮厚,支链淀粉含量更高,截面呈玻璃状,这让茅台酒在每一轮烘烤过程中,它的营养消耗都比其他酒要低。

 

而当我们喝茅台酒的时候,我们总会去闻一闻茅台独特的酒香。

 


这种酒香就是因为茅台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了儿茶酸、香草醛、阿魏酸这些香味的前体物质,这就是茅台在原料上的优势。

 

最好的高粱,独特的微生物菌落共同作用形成了茅台酒的特殊香味,再配上茅台特殊的工艺流程,整个生产周期是五年,成本是同行的20倍。

 

这就是茅台“酱香型科技”的原材料壁垒,但仅仅是因为这些还不够让茅台成为A股领头羊。

 

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,茅台懂得营销自己,用深厚的品牌价值一路为茅台保驾护航。


在早些年的时候,茅台还没那么难买,也不贵。

 

当时茅台的目标也是像伟人的亲自批示那样:“茅台何不搞它一万吨!”去靠拢,造出人人都能喝的到的白酒。

 

但随着袁仁国挑起茅台的大梁,茅台转变了整个经营思路,开始走上了高端之路。

 

1998年以前,中国白酒行业还是作坊酒、工业酒、品牌酒三个阶段。


但是茅台管理层,他们已经懂得挖掘出了精神层面中的文化需求,那就是中国的酒文化。

 

1999年茅台总经理袁仁国以一篇《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》,第一次提出了茅台酒是文化酒的概念。

 

“卖酒就是卖文化”,这样的理念开始进入到白酒行业。


2000 年,茅台更是提出了“三个茅台”的文化发展战略,分别是绿色茅台、人文茅台、科技茅台。

 

有了文化纲领的指导,茅台不仅在中央电视台重金砸下广告,靠着讲故事打响自己国酒的名头,还在前期把重点战略用在支持政府和部队的渠道上。

 

在2000年的时候,政府和部队在很多老百姓的眼里就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,这种代表意义对于茅台来说,就是品牌价值的无形上升。

 

依靠连带效应提升品牌价值,这跟大疆进入美国市场后,把产品送给硅谷大佬和比尔盖茨是同一个道理。

 

我们先入为主理解一个产品的第一印象,就是看什么样的人在使用这个产品。

 

在2012年,三公消费限制后,茅台的品牌形象不能崩,于是就把目光放在了“大众群体里的高端客户”,也就是先富裕起来的那帮头脑灵活的有钱人。

 

如果社会高层与精英他们都喝茅台,那么茅台高端酒的身份就会稳定,而且会深入人心。

 

茅台就可以逐渐从酒类消费品上升到了一个文化品,并逐渐演化到奢侈品。

 

这种深刻印象一旦形成,就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,并且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市场经济规律。

 

那就是奢侈品的属性,注定了它不受产品价格和市场波动的影响。

 

这比房价还要坚挺。

 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苹果一直有着一个打造奢侈品科技品牌的梦想,但还没能完全实现。

 

但茅台已经完成了这样的变化。

 

最近上海市出台了“茅台不能高于1499的价格卖出”的政策,好了,这下没人买也没人卖了。

 

但是,有的商家马上就出台了卖矿泉水送茅台,标价2858元,还是有人来买。

 

 

这就是茅台根据原材料的优势,所打磨出的高端品牌价值。


但是,话说回来,不管是原材料的高壁垒,还是高品牌价值,都是属于茅台自己的内生动力。

 

为什么还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者把茅台当做了信仰,共同抬升茅台的股价?

 

那就是茅台的高价值回报率。

 

根据茅台的财报显示,2019年卖酒产生的营收是854亿元,但是生产这些酒的成本只要74亿,所以当年茅台的净利润为412亿,增速17%,销售净利率51.5%。

 

也就是说每卖出去一瓶1499的飞天茅台,就能给股东带来750元的收益。

 

根据茅台的财报显示,最近几年时间里,茅台每年真正能进入市场的酒只有7000万瓶,大概每20个人才能喝一瓶。

 

物以稀为贵,这无疑再次给茅台的高股价增加了一个砝码。

 


除了没买到茅台的人以外,没有人不喜欢茅台涨价。

 

还有,截止2019年年末,茅台账上差不多有1300多亿的现金流,每年什么都不干,就能产生34亿元的利息。

 

这样的企业,哪个投资者不喜欢?


当然,虽然茅台无论从盈利能力,品牌价值,产品壁垒,还是投资回报率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是逆天级别的企业。

 

但依然被很多人所诟病。

 

为什么呢?

 

因为大家觉得中国的股市应该是科技企业打头阵,就像美国的股市龙头是苹果,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企业公司。

 

中国的股市龙头是茅台,相比之下,“酱香型科技”好像拿不出手。

 

其实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苹果与茅台有许多相似的地方,比如都是行业龙头,都有奢侈品属性,白酒行业的盈利格局是头部企业垄断,智能手机行业也是如此。

 


在白酒行业,茅台的产量只占市场的不到1%,但是它的收入却超过了15%,净利润占到了整个白酒市场的30%,这就意味着茅台这样的头部企业,拥有极高的定价权。

 

而在智能手机行业,2019年苹果的出货量仅为世界第三,市场占有率不足15%,但它却拿走了智能手机市场三分之一的销售收入,和三分之二的利润。

 

苹果也在整个行业具有极高的定价权,并且几乎不受别的品牌同行的影响。

 

但茅台和苹果的不同在于,苹果的研发占总营收的8%左右,养活了数以万计的研发人员推动整个苹果的产品创新。

 

但茅台2019年的研发费用仅为营收的0.3%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,可能是茅台有钱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研发的原因所在。


茅台的高股价有它的内在逻辑存在,茅台也有着我们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。

 

光是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营销,茅台的理解就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企业。

 

当然,我们更希望的,是能够出现更多苹果、华为这样的企业,它能代表科技走向更高的维度,带领中国的科技产业赚取更高的全球利润。

 

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是苹果、华为,而不是茅台。

 

同样,股市的初心是投资,而不是圈钱割韭菜。

 


投资那些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公司,通过融资帮助它们更好的发展,是股市最重要的使命之一。

 

当股市与产业之间并驾齐驱,产品与价值之间共同维系,更多更优秀的产品才能喷涌而出。


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

2021.02.13-

一键分享

在线客服

扫码关注

报名参加体验课
  •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
  • 公司
  • 姓名
  • 电话
  • 地区